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,农村振兴、农民致富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现实。随之而来的,是农村地区遇到婚丧嫁娶等大事,每每有亲朋好友要前往现场,聚餐是这种基于亲朋好友、左邻右舍联络感情、互相帮衬民俗下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。于是,乡村厨师又必然成为了此中重要的角色。甚至,厨师手艺如何,往往被人们当作评价此次大事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。
然而乐极生悲的情况也有。以往我们不时听到乡村宴席传出食物中毒等悲剧。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可能是食材本身有毒或者过期变质,可能是在运输和存放过程中受到污染,可能是厨师本身操作不符合卫生规范,不一而足。如果说在大酒店、食堂等地,我们的监管比较到位,相关的制度已经比较完善,那么乡村聚餐就一度成为了防范群体性食物中毒的重点部位。
最近几年,我们对乡村聚餐的管理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、从有到精、从精到规范的渐进发展的过程,在农村家宴怎么建、怎么管、怎么用的长效管理问题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。可以肯定的是,乡村聚餐的规范,最重要的依据还得落实在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》上,只有以这部法律为基础,才能对标作出对聚餐备餐中包括人员要求、场地的设置、食品原料的采购与储存、索票索证、生熟分开、食品留样要求等各个环节的具体规范。而市场监督部门在这样一个新生的问题面前,责任重大。
实际上,农村聚餐标准化服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。推进农村聚餐标准化服务管理是保障农村群众食品安全的关键措施,是展现文明乡风的新平台,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。
抓住乡村厨师这个肯綮,制定出农村自办宴席申请备案、农村流动厨师持证上岗、食品原材料采购要求、加工场所和用具清洁消毒管理、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和应急处置等一系列具体要求,这既是部门本职工作的需要,又是村民聚餐安全的需要,同样也是乡村厨师提升认识规范执业的需要。
食品安全责任重大,只有规范操作,才能严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。这项工作要做扎实,必须在完善制度和夯实责任的基础上,持之以恒地严格监管,不厌其烦地广而告之,让认识到位,管理到位,确保乡村聚餐中群众舌尖上的安全。